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意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和文化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生产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和必然条件。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非常具体和详细的表达。其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中华文化立场,三是立足中国当代国情。三者分别讲的是明确的政治方向,民族文化的特征和时代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标明的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和政治方向,标明的是文化治理的基本政策和方法原则,这是美好生活文化层面的宏观框架。没有这一框架,文化建设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仅会影响文化资源运用和文化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会影响美好生活能否根本建成。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政治保障,没有这一保障,文化繁荣无从谈起。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高度凝练和具有强大规范功能的理念,核心价值观必须经过长期培育和广泛建设才能更好地进入人们的实践中并发挥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这清晰地指出了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方式、机制、抓手和着眼点。
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并将持续发挥积极的作用。美好生活更多地存在于价值氛围、道德风气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运用形式新颖、喜闻乐见、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实践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准,使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信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形成良好精神风尚,继而提升人们生活的美好程度和幸福指数。
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有必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二分”思路早在世纪初就已经形成,2003年9月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有明确表述。此后,我国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按此“二分”的思路予以安排。在此基础上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文化事业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了人民的基本文化需要;文化产业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较高水准、较具个性的精神需求。二者共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客观地看,两个领域都存在不足和问题,都有进一步开拓的巨大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由此可见,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文化事业仍然主要针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但随着时代发展,民众的基本文化需要也在提高,由一般性地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转化为更多地强调公共文化产品品质,强调在公共文化活动中平等地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强调整个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改进和优化也可能被归入基本文化需要。
文化产业所针对的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多样性、差异性更为广泛,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更为良好和精致,与之伴随的是有较大提升的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将上升到新的层次,需要配合以深刻的文化体制改革来推动。
作为最为贴近普通百姓需求的文化形式,社会主义文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长期关怀下,阔步前进,硕果累累,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在文艺思想层面,存在着感官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民粹主义;在文艺创作生产层面,存在着数量大质量弱、有“高原”缺“高峰”、低俗跟风、粗制滥造等问题;在文艺评论层面,存在共识不足、推优不够、批丑乏力等问题。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所指出的,“文艺环境、业态、格局深刻调整,创作、传播、消费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大量出现,引导、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手段方法亟须改革创新。”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仍需认真解决文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社会主义文艺跃上新的境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创作中深入人民的现实生活、吸取人民的实践经验、借助人民的雄厚力量、服务于人民的精神需要。
要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形成文艺创作上的“百花齐放”和文艺批评上的“百家争鸣”,为文艺繁荣创造制度条件和社会氛围。要大力提升文艺作品的境界和档次。十九大报告倡导的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既是对文艺创作者的自律要求,也包含制度他律的设置,亟待落实。
以文化繁荣促乡村振兴、民族自信
新型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层面,是广大农村正在建设的文化形态,其根本功能是服务于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欠账较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文化领域表现较为突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必须加强新型乡村文化建设。首先,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由于客观条件相对落后和政策制度相对不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口较大。中央提出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这一体系,明确要求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其中,通过结对帮扶、培训教育、激励奖掖等方式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是关键一点,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硬件设施是重要一环。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适应农村农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优化农村文化产业业态,是当下亟需大力推动的工作。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其文化消费能力是重要着力点,鼓励大品牌、高水准企业甚至大型国有企业进入农村文化市场是重要抓手之一,而加强农村文化市场有效监管是必须加强的配合环节。
以多种方式提升乡民文化素质,从多个方面着手优化乡风是新型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借助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地的乡贤文化、乡村家风建设等方式进行。在风俗方面,遏制婚丧大操大办、节庆铺张浪费、人情攀比模仿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加强科普工作,提升乡民的理性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扬弃传统乡风,开拓创新乡村文化的内容和载体,形成文明、理性、和谐的新型乡风。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还必须科学、理性地处理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就传统文化做过多次阐发,给出了富有辩证精神的务实回答。对待传统文化,应当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当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
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供独到的思想借鉴和丰富的材料要素。新时代,根据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大量优秀素材和内容,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可以创造出满足人民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