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中国的艰苦努力不但为全球疫情防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为全世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努力视而不见,甚至使用“武汉肺炎”“中国病毒”等带有明显污名化色彩的表述。近日,世卫组织呼吁所有人避免将病毒同某个地域联系起来,应避免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这不利于团结合作共同抗击疫情。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说:“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起源于北美,我们没有称它为‘北美流感’。所以涉及其他病毒时,我们采用同样的命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用来沟通的工具,语言修辞从来不像它表现的那么简单,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高度警惕、坚决反对借新冠病毒对中国搞污名化。
从科学角度来说,病毒是疫情防控最大的敌人。因而无论种族国别,所要做的是患难与共、守望相助。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病毒已经发起进攻,我们必须加入人类抗击病毒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大合唱中,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威胁,我们必须团结如一人。面对疫情正在全球多点暴发的态势,各国应该同舟共济、共同抗疫。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合作,努力化危为机,以开放合作的实际行动抵御疫情冲击,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共同维护国际卫生安全,共同维护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诊疗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各国携手共同战胜疫情。中国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体现,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应对。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沟通、携起手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团结合作,共同战胜风险挑战,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周叶中,系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