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客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资讯 > 正文

珞珈法政跨学科沙龙”第二十八期成功举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12 11:25:00  浏览:


10月11日,由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八期珞珈法政跨学科沙龙在武汉大学法学院332室成功举行,来自法学、党史党建等多个学科的师生展开了热烈的学术探讨,交流了学术心得。

主讲人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018级博士研究生杜泓锐以“高校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问责机制探讨”为主题,围绕高校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发展的过程、面临的困境、完善的途径等三个问题展开学术报告。

在与谈阶段,博士研究生王荣认为,第一,本文的论题不够明确,问题不够聚焦。第二,本文关于高校问责机制发展阶段的划分缺乏详实的历史资料作为支撑,未能准确表明划分阶段的依据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第三,本文写作过程中的文献工作不够到位,文献的检索方式应当多样化,并且要认真阅读文献检索结果,进行分类整理。第四,建议运用结构化的视角看待论题,尝试分析问题的不同面向、不同要素以及发展变迁。博士研究生宋润润认为,第一,本文应当对研究范围进行进一步界定,例如问责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关系界定、高校领导干部的结构界定、对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等问题是否也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当中。第二,本文应当对高校问责的前提进行明确。第三,建议本文在第三部分对问责的程序进行细化。硕士研究生王梦晨认为,第一,本文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框架体系合理。第二,文章可以对问责机制的运作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第三,可以适当缩减本文第一部分关于发展过程的内容。

在自由讨论环节,硕士研究生刘梦菲认为,第一,本文第一部分没有聚焦“高校”这一关键词。第二,文章第二部分可以给出更加具体的事例加以支撑。硕士研究生万孝笑认为,第一,本文从内外两种问责制度出发进行制度构建,使得问责制度在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实效性。第二,建议文章对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明晰。硕士研究生金玲慧认为,第一,本文没有对问责过程这一概念进行明晰。第二,建议文章进一步梳理相关准则或者条例的具体内容。硕士研究生赵晨阳认为,第一,本文的选题、写作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第二,建议本文增加高校样本的数量,增强文章说服力。博士研究生王萌认为,第一,本文主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出结论的论述过程和文献梳理工作不够到位。第二,本文行文流畅,文风成熟,但前后文的逻辑可以进一步理顺。第三,本文的文献梳理工作尚未落实到位,建议通读关于问责机制的实施条例和实施细则并且解读到位,进而对文章进行完善。段磊老师认为,第一,本文选题理由不够充实,问题意识不够明确。问题意识包括来自于实践的问题意识和来自于理论的问题意识。第二,文章的参考文献数量不足,应当阅读足量的文献并进行文献综述。第三,应当使用正确的文献检索方式,如拆分关键词来进行检索,以发掘相关文献。第四,本文对规范分析的重视不足。制度的依托是规范,规范是进行精细化论证的基础。第五,本文正文部分逻辑结构顺畅,但由于问题意识不够明确,导致正文与标题之间的逻辑不够顺畅。硕士研究生邵帅认为,第一,建议文章尝试以经典案例作为切入点,使文章的论证更具针对性。第二,文章的铺垫偏多,但对相关问责规范的梳理不够到位。第三,文章对脚注等格式的关注不够到位。硕士研究生原宇航认为,第一,本文选题紧贴热点,密切联系实际。第二,文章中提到的“现阶段”属于静态上的概念,与“逐步形成”相冲突。硕士研究生闫纪钢建议在论文中凸显中国特色、高校特色。博士研究生王萌补充认为,可以尝试研究现行各类相关实施细则,从而开拓文章写作思路。

最后,莫广明老师认为,第一,本文过于笼统,论证和分析不够深入。第二,本文没有依据附件《31所中管高校党委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汇总表》列出的相关材料进行精细化的规范分析,建议进行精细化探讨。

电话:027-87376716(招聘)、027-87376720(培训、招生)
传真:027-67124218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一楼
  • 微信号:whudnfg
Copyright © 2010 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