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客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资讯 > 正文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8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4 10:19:00  浏览:

党的十九大的神圣使命和重大意义

王寿林,空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摘要】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战略部署的大会;是展示我们党团结、胜利、奋进的大会。党的十九大鲜明回答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根本问题,有效回应了国内外的关切;郑重选出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全面阐述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和实践经验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暑,为继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刻阐明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作了重要理论奠基。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神圣使命;重大意义

 


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张荣臣,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导。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绕“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庄严承诺,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线科学回答了“怎样管好党、治好党”这一时代主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十九大修改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更好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是党心所向、民心所望。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党章;党的建设

 


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看“全面从严治党”

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思想和新实践,既是对已有党建思想和实践的继承和发扬,又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创举。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绩提振党心民心;讲政治,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抓关键少数”,率先垂范;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等,构成其重要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从严治党;党风廉政;严明纪律;依规治党

 


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的标志性成果

蔡常青,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赵树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根本地位,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突出政治建设的根本性重要地位,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指明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丰富内涵,相对独立地作出了具体部署,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完善了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总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要求、新举措。这是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标志性成果。这一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开辟了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党的政治建设;党建新布局;新时代;创新价值

 


从十二大到十九大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理论创新

肖贵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白云翔,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重视理论创新,以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从十二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坚持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王义中国化为主线、以总结实践经验为基础,在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不断丰富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研究

刘长秋,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而“全面从严治党”则要求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在党的建设方面的要求与体现,而以德治党则是以德治国在党的建设方面的要求与体现。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是道德与党内法规关系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客观需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然之义,是形成反腐保障机制的客观选择。在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党内法规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不能无限度地拔高党内法规的道德底线。在二者结合的路径上,需要利用党内法规建设推进以德治党,也需要利用道德建设优化依规治党的环境。

【关键词】党内法规;依规治党;以德治党

 


习近平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思想论析

赵付科,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道壮,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逻辑理路,主要把握了政党政治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双重逻辑的统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双重要求的统一,实现执政党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双重目标的统一。这一思想的内容思路,主要依循了立规与改革统一、依规与尚德并举、施规与监督同行、重规与全面兼顾、常规与问责齐驱等五个方面。这一思想的时代新路,主要体现在党的政治意识的新觉醒、党的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和党的自身建设的新发展三个方面。

【关键词】习近平;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依规治党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法宝

阎树群,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法宝,是治国理政、解决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指出思想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要求全党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切实增强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思想;辩证思维;战略思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常态化的问题省思与路径优化

王学俭,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许斯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推进思想建党常态化,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具体贯彻,契合先进性政党不断革新的现实诉求,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新时代思想建党常态化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社会思潮与理论导向“存分歧”、话语方式与理论宣传“有距离”、网络传播与思想阵地“现障碍”、党员作风与组织纪律“需常抓”以及党员教育与日常生活“待融合”等。有效推动思想建党常态化,需要协同党的理论创新持续化、话语方式大众化、网络传播规范化、组织管理制度化以及学习教育日常化,促使全面从严治党做到“常”“长”二字,坚定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常态化;问题省思;路径优化

 


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三重维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札记

冯灵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周显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分基地主任、教授、博导。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进一步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党内政治文化在内涵维度上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认同在价值维度上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高度契合;在实践维度上则需从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四个方面具体着手,从而有力促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在新时代的飞跃。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价值共识;实践路径



廉洁教育面向政治生活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唐贤秋,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梁罡,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摘要】廉洁教育的生活化特质决定它应当面向生活。廉洁教育面向生活的一个逻辑基点,是面向政治生活。廉洁教育面向政治生活的价值意蕴在于,廉洁教育是预防政治生活变质的“防腐剂”,是冲刷政治生活污垢的“洗涤剂”,是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净化剂”。廉洁教育面向政治生活的路径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生活,以引导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树立廉洁价值观;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政治生活,以促使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自觉遵守廉洁规范;通过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来净化政治生活,以推动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涵养廉洁正直的品质。

【关键词】廉洁教育;政治生活;价值意蕴;实现路径;核心价值观

 


网络举报:反腐效用、影响因素及突破路径

张锐昕,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王玉荣,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访问教授。

【摘要】网络举报在预防、发现及惩处腐败环节具有显著的效力和潜力,表现出对腐败思想的深层震慑、对腐败行为的合力发掘以及对腐败分子惩处的实时监督等明显效用。为了保证这些反腐效用能真正产生实际效果,克服网络举报的利益相关者、媒介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反腐效用发挥的影响因素,需要从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素养培育、管理模式创新和平台功能建设以及举报制度规范和反腐法律完善等路径入手发力应对。

【关键词】网络举报;反腐效用;影响因素;突破路径

 


从廉洁到廉能:腐败治理的战略转向与建构路径

陈朋,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

【摘要】腐败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现实议题。严苛惩腐激发了巨大的廉洁正能量;但是,“廉而不为”“廉而失能”也随之显现。实际上,腐败治理的根本目标不仅仅在于“廉洁”,还在于“廉洁”+“效能”现代国家治理所具备的公共性特征及其对权威、秩序和活力的倚重,都预设着腐败治理应该从廉洁政治走向廉能政治。廉能政治并不是对廉洁政治的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深化。从基本内涵看,廉能政治既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实践形态;从内在结构看,廉能政治由具有廉能观念的主体、营造廉能环境的制度和透明公正的廉能行为等因素组成。建构廉能政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础性环节在于推动权力结构转型和运行方式转变,在坚持问责的同时亦能容错,注重政治伦理教育,优化政治生态。

【关键词】腐败治理;廉能政治;国家治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吴家庆,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杨荣华,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沙民政学院讲师。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农村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获得最充分最广泛的信任,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综合测量可以从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的价值理念、公共政策、组织结构、组织绩效等四个维度,分别测量公众对执政体系的信任表达方式,包括心理表达、话语表达和行动表达等方面,同时也应考虑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测量指标体系

 

 

十八大以来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命力逻辑

欧阳兵,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中“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为探讨十八大以来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命力逻辑提供了坐标。从“宽广”和“长远”引发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意蕴又可作两种引申:从哲学意蕴引中出社会治理创新是生命的代际相传,具有生命力逻辑;从实践意蕴引申出社会治理创新是“操作面”与“设计面”的集合,对应解读就是强引擎(新型城市化)与强国梦,它们把哲学意蕴具象化。这一“双强”版的分析优点在于,能实现由面缩点、再由点扩面地浓缩和展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命力逻辑。以强引擎为解读载体,对应的创新集中于党进行社会治理的方法论上;以强国梦为解读旨归,对应的创新则集中于党进行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上。由强引擎和强国梦叠加析出的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命力逻辑,其演绎也为未来处于全生命周期的党领导的社会治理再创新,打开了一扇展示之窗。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生命力;“双强”版;方法论;基本原则

 


基层党建从碎片化走向整体性的实践与探索

——以浙江“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为例

佘湘,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副教授;樊孝明,中共绍兴市委党校讲师。

【摘要】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系统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无论是从历时性,还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基层党建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个彼此孤立的概念、范畴或要素的集合。基层党建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要求我们要树立整体观念,注意从整体上、全域上去思考和谋划基层党建工作。然而受主观、客观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地方抓基层党建,习惯于从“本位主义、局限思考”出发,长期在几个点上打转转,造成了基层党建的片面化、碎片化和“点强面不强”的问题。浙江省“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从整体思维出发抓基层党建,着力解决基层党建“经验出在点上、问题出在面上”的问题,在思维上突破了传统基层党建“片段思维”的局限,在方法上也实现了对传统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超越,是新时期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发展和战略举措。

【关键词】基层党建;整体性;系统性;探索

 


“复合式党建”: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体制构建的目标选择

卢爱国,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基层治理创新平台”执行主任;陈洪江,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摘要】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趋向。新时代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必须高屋建瓴地科学设定体制改革目标。立足国家一社会转型复合化与政党整合困境复合化的现实环境,把脉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实践的复合取向,提出以“一体五联”为内涵特征的“复合式党建”体制构建目标,即“现实空间与虛拟空间联通、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联体、政党体系与党外体系联接、垂直领导与民主嵌入联结、科层机制与社会机制联动,构建党领导的复合共同体”。这为新时代深化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改革提供了种新思路,有助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复合式党建;基层党建;区域化;党的领导

 


干部选任:关键环节及其关键问题

桑玉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

【摘要】干部制度虽然在一国政治制度中起到了内核的作用,但干部选任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在我国尚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得以破解。对新时期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提出我国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方向和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必要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来认识干部以及干部选任制度问题。其次,应当确立干部选任制度的问题意识。再次,要规范干部分类管理、干部选任的初始提名以及干部条件和标准的衡量把握等关键问题。最后,还应当注汪意在以下方面发展和完善干部选任制度:一是切实加强对干部选任制度的研究;二是切实重视干部分类管理的意义;三是改变选任干部的重形式条件而轻实质条件的状况;四是尽快制定选任干部的“初始提名权制度五是推动从“以官逃官、以人选人”模式到“以制度选人、以程序选人”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干部选任;分类管理;初始提名

党政“一把手”监督的难点问题及其破解

陈东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在管党治党中处于关键地位,监督“一把手”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一把手”监督面临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现实困境。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权力配置因素、权力运行因素、监督体制因素、思想认识因素等方面。为了进一步规范“一把手”权力,促使各级党政“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必须采取强化监督教育、科学配置权力、健全监督体制、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依法规范监督等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增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系统性、经常性、有效性。

【关键词】“一把手”;权力制约;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

 


关于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与中共党史研究

宋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点负责人,湖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摘要】中国共产党出台过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一直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基本遵循。党史研究应以党的历史决议为基本遵循,既是由于“党史姓党”的学科特性和党史资政育人的基本功能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于两个历史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对于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就其性质而言,都是党的政治决议,它所表述的主要是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而不是对党的历史过程的叙述和对具体历史事件的结论。在今天,仅仅强调以两个历史决议为基本遵循来研究全部党的历史已难以适应中共党史研究深化的需要。我们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理论高度上,进一步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上形成共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决议;中共党史研究

电话:027-87376716(招聘)、027-87376720(培训、招生)
传真:027-67124218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一楼
  • 微信号:whudnfg
Copyright © 2010 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