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5.湖北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湖北最大省情、最大实际。解决这个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需要努力完成的历史性任务。
必须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经济发展总量与湖北基础条件仍不相称,综合实力亟待增强;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新经济等发展相对不足,实体经济亟需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农业、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物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发展观念、发展思路还需更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紧迫感亟待增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
必须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城乡区域发展统筹性协调性不强,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一主”龙头作用日益凸显,“两副”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尚需增强,多极支撑、多点发力的格局远未形成;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优势尚未形成,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体系仍很薄弱,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必须攻克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动力变革的难关。发展方式粗放、过分依赖传统产业、过度依赖要素驱动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还很艰巨;供给体系质量不高,品牌建设不足,创新指数不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保压力加大,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仍需深化,招商引资引智需要加强,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必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应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还需增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居民收入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等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安全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守住风险底线、处置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必须解决党的建设永远过硬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仍然比较严重,“四风”问题和腐败现象仍需下大力气解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适时调整完善发展思路和规划,细化实化工作举措,保持各项工作、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前瞻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目标迈进。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奋斗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四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战略安排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转型升级两大任务,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他地区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形成与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功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完善,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全国第一方阵,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一主两副”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多极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社会治理更加有序;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湖北目标基本实现。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全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战略重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经济强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建设创新强省;坚持先进文化引领,聚力打造湖北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人才强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行绿色生产和消费,建设生态强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湖北现代化经济体系
8.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有效投资,高质量高水平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打造3个以上万亿产业、10个以上五千亿产业、20个以上千亿产业和1000个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建成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集成电路发展工程、“万企上云”工程和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子、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省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人力资源服务、文化娱乐等领域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动能。培育湖北品牌,建设质量强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能源、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交通强省。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突出抓好企业减负工作。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湖北工匠”培育选拔行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9.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打造中部地区产权保护高地。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创新完善政府资源配置方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覆盖、一次办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服务。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债务和金融风险。完善政策措施,打造楚商品牌,促进民营经济做优做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充满活力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企业。
10.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支持襄阳、宜昌建成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建设。突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头作用,带动全省高新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湖北科教资源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地区重大发展需求,加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研究中心、湖北实验室,构建开放高效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培育等工程,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推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进培养更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形成规模宏大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力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全国领先。
11.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扎实推进农垦改革。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多途径拓宽增收渠道。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强重点镇、特色小镇和特色乡村建设。推进“厕所革命”,让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2.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支撑、协同发展的局面。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支持武汉规划建设国家级长江新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主中心,复兴大武汉,提升武汉在全国全球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实力、集聚能力和带动能力。支持其他市州加快发展,建设成为区域性或特色型增长极,进一步提升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推进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和襄十随城市群协同发展,鼓励黄黄鄂等相邻城市联动发展。支持20个左右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力争更多县(市、区)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先进行列。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移民集中区、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深化产业园区跨区域合作,加快全省优势产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融共享。
13.进一步提升开放质量和水平。坚持解放思想,增强开放能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形成面向全球的大开放格局。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高水平打造华创会、中部国际产能合作大会等开放平台。做优做实鄂港澳经贸洽谈会,办好“湖北·武汉台湾周”等活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用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长江与美国密西西比河等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对口支援协作等机遇,推动与兄弟省区市的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打造国内市场枢纽和商贸高地。大力推进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加强成果复制推广,充分发挥探路、带动作用。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加大航空货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在全面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
14.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国防动员建设、服务平台构建等“六大工程”,着力在“统、融、新、深”上下功夫,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光电子信息、北斗导航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高精尖的军民融合产品,培育一批产值过千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搭建军民融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促进人才团队军民共建共享。建立完善军地对接机制,充分履行支持军队改革和国防建设的职责。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