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六十四期珞珈法政跨学科沙龙在武汉大学法学院209会议室成功举行,来自法学、党史党建等多个学科的师生围绕本期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伍华军老师和吕永祥老师莅临指导。
主讲人武汉大学法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华伟建以“类案检索机制的技术困境与改进措施”为主题,围绕类案检索平台的运行机制、不足与改进、标注方法的可行性等展开学术报告。
在与谈阶段,硕士研究生原宇航认为,第一,文章以不同的视角分析了类案检索的缺陷与完善方向,为我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了两点启发即:选好关键词、做好引注。第二,文章对于技术的介绍过多,掩盖了文章的问题意识,有喧宾夺主之嫌。第三,整个文章基于技术逻辑展开,缺乏对实践逻辑的叙述。博士研究生何晓琴认为,第一,选取的法信平台是否具有说服力仍然存疑,可以选取更有效更精确的平台作为示例。第二,文章缺少技术环节的阐述,没有很好地论证文章主题。第三,文章写作高度尚存欠缺,技术共识和法律共识在类案检索中并非完全对立,应当将两者结合。博士研究生张权认为,第一,文章的学科界定不太清晰,法学学科特色没有得到有力体现。第二,脚注格式不符合法学要求,具体可参考《法学引注手册》。第三,文章结构存在不完整的问题,同时小标题之间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
在自由讨论阶段,博士研究生邵帅请教了文章提到的相关技术问题,理清了检索模型的运行机制,更加明晰了现行类案检索平台的不足之处。吕永祥老师认为,第一,文章提供了很多专业技术上的知识,值得学习。第二,文章引言中存在过多不属于“引言”的内容,与后文主干部分有所重合。第三,建议在文章中放入流程图,能够让读者更清晰、快速地理解检索平台的运行过程。第四,“不足与改进”部分应当分开设置,并且文章中缺少对“不足”部分的说明。第五,学术论文的价值在于提出比较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或是提出某领域比较新颖的问题,或提出可行的新对策,但本文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些创新性。
最后,伍华军老师作了总结发言。伍华军老师指出,第一,沙龙的文章更倾向欢迎完成度较高、讨论性强的文章。第二,沙龙论文写作时要注重结合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特色和方法,不能舍本逐末。第三,文章可以就“类案是如何形成的、类案如何被检索、检索后如何适用于新的案例”这一逻辑思路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