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客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 正文

周叶中:领导干部战略定力从何而来

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03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08 11:26:47  浏览: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需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保持定力、一往无前。“战略定力”是习近平总书记高频率使用和反复强调的重要词语。2019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形势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出实招硬招,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领导干部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主要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以深入学习、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在改革发展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月8日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不仅来自于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灯塔和事业航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所系、价值立场途径所在。中国共产党人提升马克思主义修养的根本就是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以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支撑,才能造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在一定意义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特别是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空前复杂的局势下,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是迫切而重要。

在很大程度上,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领导干部增强改革战略定力的理论支撑与力量源泉,也是领导干部增强改革战略定力的根本方法和路径。党员干部唯有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进一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和深切认同,从而在改革发展中坚定理想信念,把准政治方向,坚守初心和立场,保持改革的战略定力,不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所动摇、所左右,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就理论和现实意义而言,当前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改革战略定力之关键是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能够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提升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的紧迫感。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强调要科学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及其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有很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同样,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科学把握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阶段,正确认知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从而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进而增强推进我国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就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在积极应对和处理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此外,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就能够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

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能够在提升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及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强调,整体与部分、全局和局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能够形成自身的大局思维,提升把握和统揽全局的水平。如此,就能够在“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的基础上,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要“作出决策之前,先兼听各种意见,深入了解所面临问题的本质,找出其规律,谋定而后断”,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从而在提升政治辨别能力、科学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的基础上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

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效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并在“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的基础上,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最后,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机遇和挑战、变与不变是对立统一的。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提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有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力,就是要提升领导干部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能力,就是要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果敢决断、进退有据、方向和思路明晰,从而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积极把握机遇,在不变中积极寻求和推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和方向的改革。

增强领导干部战略定力的内在驱动力量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将其外化于推动事业发展的行为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1月1日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中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四个自信”的坚定与坚守,正是领导干部增强改革战略定力最为内在和核心的驱动力。

第一,战略定力,首先应当是一种政治路线的坚守,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基础上的道路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道路自信是统一的。甚至可以说,领导干部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首先就是坚定道路自信。毕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只有坚定道路自信,才具有建设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坚守,才能拥有目标和方向上的战略定力,而不至于否定和放弃社会主义,更不会犯颠覆性错误。

第二,战略定力的基础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信和坚守,因此其必然也是一种理论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因此,领导干部只有坚定理论自信,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和信守,才不至于为各种社会思潮所影响和动摇,更不至于被西方的理论话语所左右。在此意义上,领导干部坚定理论自信的过程,就是增强改革战略定力的过程。

第三,战略定力的核心是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信和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是坚定和提升战略定力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立足中国国情,进一步探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为中国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制度遵循,也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鲜明的中国特色、明显优势,才不至于对西方制度陷入盲从,才能真正增强以制度为依托的战略定力。

第四,战略定力落脚于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是一种基于对国家和民族文化、文明的认同和信仰而形成的“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淡定。倘若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那么,立足文化自信的战略定力是一种更为坚定、更为持久、更值得信赖的定力。领导干部增强改革战略定力,从深层次上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并把这种认知和认同外化为抵御西方文化渗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展,推进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不断发展完善的行动自觉。

以有效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关键,把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实践转化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月8日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有效践行主题教育是当前领导干部增强战略定力的关键抓手。

一方面,领导干部通过主题教育,切实理解“初心”和“使命”的深刻内涵。领导干部应当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自于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想信念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及“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和“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

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应当积极践行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把在理论中学、在实践中学、通过实践转化并强化三者有机统一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上是通过教育学习,让领导干部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把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实践转化结合起来,促进领导干部及时将自己的理论理解,转化为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自觉行动,领导干部改革的战略定力才能切实得以增强。

【作者】周叶中,系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03期

 

电话:027-87376716(招聘)、027-87376720(培训、招生)
传真:027-67124218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一楼
  • 微信号:whudnfg
Copyright © 2010 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