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客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资讯 > 正文

“珞珈法政跨学科沙龙”第二十二期成功举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05 10:34:00  浏览:


5月29日,由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二期珞珈法政跨学科沙龙在武汉大学法学院332室成功举行,来自法学、党史党建等多个学科的师生展开了热烈的学术探讨,交流了学术心得。

主讲人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017级硕士研究生刘文健以“中央领导小组制度变迁的历史、动力与方向”为主题,围绕“制度的历史变迁:中央领导小组制度的分期演进”、“制度变迁的动力:环境、观念与行动”以及“制度变迁方向:党的执政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制度规范化”三个方面展开学术报告。

在与谈阶段,硕士研究生任澎认为:1、文章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分析,第三部分的制度规范化路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中央领导小组这种体制和模式是否已经称得上是一种制度值得商榷;3、建议在领导小组历史沿革部分对每一阶段的领导小组特点和运行模式等进行详细归纳总结。硕士研究生张权认为:1、文章理论化程度不够,未能从诸多不同领导小组的运行特征中提炼普遍性规律;2、核心观点还需要加强论证,第三部分提出的部分观点有待商榷。硕士研究生邓书琴认为:首先,文章开头应有一个铺垫,如分析领导小组在现实中遇到的挑战;其次,文章需要思考领导小组在党内法规的立改废释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还应考虑领导小组变成委员会之后,将如何定性的问题。

在自由讨论阶段,硕士研究生焦喻遥认为:文章制度的历史变迁部分除了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之外,还可以总结归纳具体的特点,使文章内容更加浅显易懂。翟晗老师认为:1、引言和结语不应该出现在单篇的研究论文里面;2、对历史制度主义要系统地学习,用历史制度主义来统摄全文,以变迁为核心来展开论述;3、文章可以以改革为背景,因为改革就是一种变迁,不同的改革阶段有不同的政治目标。博士研究生汤景业提出一个疑问,即论文是否会存在时效性的问题。建议文章加强论述领导小组上升到委员会的变迁过程。庞远福老师认为:历史制度主义的核心在于变迁,在变迁的过程中揭示变迁的动力所在。领导小组制度化的过程,即历史,如何对历史进行分期、分期的依据是什么、对不同领导小组制度化的动因进行区别分析是文章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内容。博士研究生王萌认为:领导小组如何升格为委员会、升格的原因、其性质、权限的变化等都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思路,需要结合领导小组的最终发展目标进行探讨。博士研究生林骏认为:一方面,文章要区分历史制度主义和历史分析方法两种方法。另一方面,文章第三部分的党政分工没有政治上的障碍,这个提法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是哪一种的分工。硕士研究生金玲慧认为:文章开头可以对历史制度主义这一新的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最后,伍华军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伍老师认为文章希望用一个新的方法来研究老问题,因此对新方法的驾驭程度就决定了文章的理论深度。文章需要加强对历史资料的综述,且进行理论建构,在运用理论时,要避免理论与阐述完全隔离的“两层皮”现象。

电话:027-87376716(招聘)、027-87376720(培训、招生)
传真:027-67124218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一楼
  • 微信号:whudnfg
Copyright © 2010 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