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客

中心期刊

杜志章、吴家臣: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 的内在逻辑与制度路径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30 11:22:51  浏览:

本文发表于《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研究专栏,因篇幅限制,注释省略。

作者简介:杜志章,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吴家臣,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开辟和发展了“中国道路”。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是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改革创新和面向新时代发展的必然。从内在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之开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动力源泉、宝贵品质和价值取向。从新时代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道路”有效引领的实现路径来看,需要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的制度建设、提升党内法规执行效能的同时,推进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机制建设,最终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中国道路”;思想建党;制度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引领,探究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以及运用制度思维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广义上看,“中国道路”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奋斗进程之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狭义上看,“‘中国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广义上的“中国道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使命的历史进程中,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涌流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始终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开辟和发展“中国道路”的强大精神引领。

一、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探索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百年的艰苦奋斗,开辟并发展了“中国道路”,其中离不开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实践。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的延伸和发展不仅是积贫积弱的古老中国实现历史进步的必然,而且是实现改革创新的必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未来的必然。

(一)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是历史进步的必然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展现出不同于其他一切政党和政治力量的精神气质。建党之初孕育的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引领着党对“中国道路”的艰辛探索。面对各个历史时期复杂的主客观条件,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无数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开辟了一条区别于过去一切政治力量尝试过的发展道路,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是符合历史进步的必然。

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深陷近代史黑暗深渊中的中华民族迫切需要科学的思想武器和先进的社会力量推动历史变革。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真正回应了这个国家对进步的渴求。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在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的社会经历了巨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党和人民的根本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正是党对初心的时刻回顾和对使命的勇敢担当,使其在开辟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保持了一以贯之的前进动力。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始终毫不动摇地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牢记始终,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扫除反动势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和可靠保障。

长期的艰苦斗争磨练出伟大的革命意志。旧中国“三座大山”的沉重压力和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的发展基础,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只有以巨大的牺牲与一切反动势力和落后生产力作斗争,才能领导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指引下,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火锤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创业,中国共产党涌现出一批勇于献身的革命烈士和顽强拼搏的建设先锋。也是在这一时期,在力量悬殊的斗争形势和艰苦创业的发展环境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反过来凸显了无数党员对组织的忠诚与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指引下,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舍生忘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品质和人民立场。不论形势怎样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攻克了发展道路上的无数困难,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是改革创新的必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风险,党中央坚持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作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对内通过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不断扩大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回应改革创新的强烈需要,实现了“中国道路”的新发展。

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必须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道路,“中国道路”是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实事求是地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正是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精神指引下,全党范围内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大解放,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科学的理论准备,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这一关键时期的具体表现。邓小平同志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明了更加实际的发展道路。面临对外开放带来的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中国共产党能否保持初心不变、本色不改,关系到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带来的多方利益诱惑,依旧能够不忘本色,通过坚持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面对改革开放这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国共产党需要领导中国人民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也呼唤着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伟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与诋毁、阻挠改革开放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用几十年时间追赶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巨大的发展成就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当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由人民创造、归人民享有。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坚决执行中央政策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了对党忠诚与为民造福的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立场相统一;在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程中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展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三)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是面向未来的必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更加全面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系统研判,并以此作为新时代党制定方针路线乃至提出战略的基本依据。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党带领人民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时代背景,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科学认识。正是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精神指引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对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系统研究和回答,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类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两大使命,这就更加需要建党初心作为信念基础与动力支撑。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精神引领下,党中央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开拓“中国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进入新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国和平崛起的遏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与此同时,国内改革也进入深水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更加需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的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断提高斗争本领,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斗争一线无私奉献,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疫情防控攻坚战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坚持正确的斗争方向必然要求以党的宗旨与使命为前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全党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共产党人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百年变局中坚定走好新征程的赶考之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光明的伟大前途。

二、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支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穹顶,鞭策着中国共产党人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始终激励着我们不断延伸和发展“中国道路”。应当看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四个层面的伟大精神以及其中的每一个具体精神品格,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逻辑起点、动力源泉、宝贵品质和价值取向。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党领导“中国道路”的逻辑起点

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一层面,伟大建党精神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品格进行归纳,凝炼形成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始终不变的逻辑起点。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坚持真理”意味着党在领导“中国道路”的开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实践,前提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探索和坚持。“坚守理想”则意味着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始终是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信仰原点。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以信仰促行动,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谷时期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就不会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如果没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持和追求,也就不会在百年奋斗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真理”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在“坚守理想”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党百年奋斗的守正创新中诠释了“中国道路”的内在本质。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党领导“中国道路”的动力源泉

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一层面,伟大建党精神勾勒出中国共产党人即便面临千难万险、历经千辛万苦也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精神品格,是党在百年奋斗中永恒不变的精神动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开辟和发展“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中鲜明的实践特征,也构成了推动“中国道路”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践行初心”蕴含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坚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情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并将其贯彻于领导“中国道路”的实践之中。若没有对初心的时刻回顾和躬行实践,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艰难历程中就免不了失去前进的理由和勇气。“担当使命”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蕴含的强大力量,只有担当起伟大的历史使命,才能够激发奋勇前进、迈向美好未来的磅礴伟力。中国共产党与其他类型政党的根本不同,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型政党始终主动承担起自身背负的历史使命与政治责任,并将其作为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源泉。始终牢记于心的初心使命确立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道路”的行动目标、深层动力和发展遵循,中国共产党人将对伟大使命的担当和追求灌注于百年奋斗的历史实践之中,由此形成的一系列成就与经验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汇聚起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意味着“中国道路”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并将继续延伸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流血牺牲和实现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最生动的体现,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也正是对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品格的最好见证与可靠保障。当前,“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全球性影响与中国共产党延续百年的发展壮大,更是体现了“中国道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使命追求这一内在动力的肯定和强化,从而构成了双向促进的逻辑闭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奋斗探索出的“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整体而言,“中国道路”的规划与实践有赖于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一精神品格作为深层的动力源泉。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党领导“中国道路”的宝贵品质

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一层面,伟大建党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不畏艰险,始终保持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格。“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中国人民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处境进入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并最终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不怕牺牲”是共产党员在面临纷繁复杂的内外环境时依旧能够为“践行初心、担负使命”而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品格。“英勇斗争”则是在这一精神优势的引导下坚持到底、不懈斗争的精神品质,是党领导广大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行动力量。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标练就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铺就需要的强大意志力和行动力,也正是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提供的。这条前人未曾走过的自强之路是无数党员和人民群众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不断摸索、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开辟和发展“中国道路”的进程中所进行的坚决斗争和伟大牺牲,造就了“中国道路”本身内在的宝贵品质。

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道路面临着更加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就更加要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对“中国道路”的引领。愈是艰险的周边环境和巨大的发展压力,反而愈能彰显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为“中国道路”提供的强大韧性。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宝贵品质在党和人民的斗争中经受住了考验,彰显出中国道路的显著优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为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顽强拼搏,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优势和宝贵品质。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党领导“中国道路”的价值取向

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一层面,伟大建党精神凝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组织力量和鲜明立场,体现出党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对党忠诚”不仅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更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要求使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以此推动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实现了从学习苏联模式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转型和快速发展,“对党忠诚老实”也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党的八大中第一次被写入党章。“不负人民”则是从党性和人民性的角度归纳了党带领人民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驱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论是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还是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都反映出人民性作为党领导下“中国道路”走向光明坦途的价值标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正是“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品质使党领导下的“中国道路”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显著特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党始终坚持“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党的人民性立场,“对党忠诚”要求“不负人民”,而“不负人民”也成为对党忠诚的重要标准。对党组织的绝对忠诚也意味着始终站在人民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者,因此只有忠诚于党,才能使党利用强大的组织力量和价值驱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发展;“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好不好取决于人民的是否满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受到人民性的价值约束和引领。这要求将“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中国道路”最鲜明的价值取向。

三、新时代强化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道路”的制度路径

无论是基于必要性的分析,还是从内在逻辑的视角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道路”的引领都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坚持和贯彻。随着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华诞之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正式迈向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这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有必要依托多方面渠道,总结多方面经验,深入探索新时代、新征程下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道路”有效引领的制度路径。

(一)融入党的制度建设,提升党内法规执行效能

中国共产党是探索“中国道路”的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保证党始终坚强有力地领导中国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的制度建设是贯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道路”的引领,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对党的制度建设和法规执行的有效“赋能”。

一是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的制度建设过程,强化党员遵规守纪的自觉性。通过加强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精神品格的宣传与教育,能够让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来源与思想动因,认识到党的制度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建设的科学论述的基础上,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激励下开展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品格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体现出的强大约束力、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这一精神品格背后承载的历史性因素一经体会和感悟,便能够使得党长期以来赖以保持强大向心力的制度规矩获得广泛认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格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旨归。将这一价值取向融入党的制度建设,能够促使广大党员意识到遵守党规党纪不仅是为避免处分的被动需要,更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主动需要。总的来说,在党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与内化,能够坚定党员对党内法规的信仰与认同。特别是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力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党内法规在党员群体中的权威,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党内法规的约束。这种精神如果能够通过具体的制度化表述贯彻于党章和党内法规之中,就能通过强大的价值激励增强党员在制度执行上的坚定性。

二是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的制度建设过程,结合制度治党推进思想建党,将制度建设贯穿思想建设的全过程。高要求、高标准的制度建设需要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建设作为重要保障。同样的,高度抽象和凝练的思想观念也需要外化为刚性的制度要求和法规体系才能彰显其领导力和约束力。按照政治学理论,制度化和法规化的组织建设,能够使“组织免于仅仅充当一个达到某项特定目的的工具”。中国共产党作为高度自觉的使命型政党,必然要求超越单纯的制度化建设,而要求以高度真理性为前提,以悠久历史性为支撑的精神力量作为动力与指南。伟大建党精神正是对党百年来的政治传统和价值体系的诠释与强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需要在对照伟大建党精神健全和完善现有党内法规体系的同时,对伟大建党精神本身进行制度化、纪律化、法规化的变革。在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在广大党员群体中的学习领悟的同时,将伟大建党精神各个层面对党员精神品格的要求融入具体的党规党纪之中。党组织可以针对不同党员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表现和成效形成一系列对照性文件,将广大党员对照伟大建党精神的要求开展自我检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要以常态化的方式同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要求“对标”和“扫描”,让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情况成为党员民主评议的关键性指标,从而不断推动党员的自我完善。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使党的制度落实不再被党员视作被动的参与过程,而是成为彰显党员思想高度的自觉过程,让广大党员不仅守规矩,而且有理想、有信仰,从而保障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推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机制建设

制度建设的功能实现依赖于机制的有效运行。为实现党在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效引领,除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制度建设与法规体系,在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要建设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作为中介环节。特别是要推动以下三项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一是要在广大党员范围内推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榜样机制建设。思想价值观层面的伟大建党精神终究要以具体的人作为载体呈现出来,从而给予人们以感性、现实的鼓励激励。这就要求我们以践行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遴选标准,筛选出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样板,推动建设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榜样机制。通过伟大建党精神强化党员的制度意识和规范意识,有助于将精神层面的伟大品质具象化为党员的“制度化身份”,从而使得党员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民族复兴者等多重身份在遵守党内制度和法规体系的过程中得到彰显,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言行参照。具体来讲,应当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榜样选择机制。在选择作为榜样的先进典型时,既要在层次上体现由低到高、逐渐深化的递进性,又要在覆盖领域上体现由点到面、逐渐扩展的全面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扩展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层次和范围,从而更有利于团结社会各层次、各领域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榜样培育机制。榜样典型是一种载体,关键在于通过其不懈努力所形成的真实案例能够体现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作用,从而激励他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持续奋斗,增强道路自信。在榜样培育的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既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精神品质作为关键标准,也要避免凭空捏造、添枝加叶。

二是要在党员干部范围内形成基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机制。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奋斗和创造的精神动力,也是在新时代激励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源泉。要引导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勇于承担推进“中国道路”前进和发展的使命与担当,需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思想目标、价值目标、行动目标和政治目标,从而健全党员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对将伟大建党精神贯彻于工作、生活之中的干部进行荣誉激励,既体现出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同时更能鼓励其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为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工作之中。

三是要推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宣传机制建设。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共产党单凭自身力量总结和凝聚而成的,其中蕴含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更不是中国共产党独有的。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和开辟出来的,更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与实践中得到确立和发展的。新时代坚持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道路”的引领,必须要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通过常态化的理论学习宣传机制传播到群众中去。一方面,建立伟大建党精神的学校宣传机制。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要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内容进入思政课教学大纲,依托“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等建设格局,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发展特点,将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持续融入各地、各级学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之中,从小加强公民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另一方面,建立伟大建党精神的社会宣传机制。各级党委和宣传部门要通过公共图书馆、门户网站、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对社会大众开展系统、广泛的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与解读,为正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线的人民群众提供及时的思想引导、价值引导、行动引导和政治引导。

(三)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党的一系列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阶段为完成不同任务和不同使命的过程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革命斗争的宝贵经历和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的治理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并且对如何坚持推进党的建设、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精神引领,还需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一是要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当代进程。新时代党的领导带来的成就与变革经过科学总结和高度凝练,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为代表的新时代伟大成就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通过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取得的。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反映新时代党和人民团结奋斗实践的伟大精神品格,也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供了精神武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延伸和发展,处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之下,面临着以往不曾面临过的风险挑战,也迎来了以往不曾有过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支撑,加强新时代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光明的未来。

二是要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动党的建设过程中凝练新的伟大精神。当前,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新征程中。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必定会面临更多新的不确定性和发展机遇。因此,在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中始终成为“中国道路”的领导力量,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必然会随着这一过程得到丰富。这就要求形成一套能够不断从党的领导与建设新发展中凝练新的伟大精神的正向循环机制,从而在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的精神引领。

三是要在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过程中,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抓手,形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党的制度建设过程中,通过结合不同时代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发展状况,持续灌注党的精神谱系,能够使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过程与党的制度建设不断深化的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而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本身就内含了践行党内法规制度的要求。要想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持续融入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永恒课题,就必须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一系列精神谱系作为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随着精神谱系的演进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健全与发展。

(责任编辑:祝   捷)


查看原文请下载文末附件。


电话:027-87376716(招聘)、027-87376720(培训、招生)
传真:027-67124218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一楼
  • 微信号:whudnfg
Copyright © 2010 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